自311日本超級強震發生至今,透過日本NHK新聞所提供的新聞畫面,看到的是日本民眾在災後井然有序的領取物資,安靜的聚集在避難所等待親人的消息,民眾並沒有像災難電影的情節一樣瘋狂失序的逃難 ,311超級地震是全球規模第五大而也是日本史上最大規模的地震,發生重大的災難,人民卻可以如此鎮定冷靜,平日的防災演習跟傳播媒體即時提供正確資訊發揮極大的效果。
在傳播媒體方面, 根據日本放送法規定:NHK頻道為災難時官方指定的媒體,也就是說當重大災變發生時,NHK頻道是整合在政府的的防災系統中,肩負了防災、預警及救災的角色,亦擔任政府消息發佈的平台。 NHK提供避難者相關重要的訊息,如:避難所的位置、免費公共電話的設置點、如何領取災難物資及藥品、提供緊急醫院聯絡方式等重要資訊 ,且每15分鐘就會更新災情訊息讓民眾知到最新的狀況,新聞畫面則是非常清楚告訴民眾現階段的災情狀況,並且公佈空拍的海嘯、核災等畫面不隱匿災情,民眾掌握充分的資訊,就能夠降低恐慌混亂的失序狀況發生,天災無法阻檔,但可以避免人禍的發生。
主播語氣平穩冷靜的語調,文字稿則不帶有情緒性字眼,在量詞使用上是謹慎的,相關的死亡及失蹤人數統一由官方統計確認後再提供給新聞頻道,沒有誇張過份的傷亡統計出現,達到傳達資訊及安撫情緒的作用。 在新聞畫面方面,和台灣最大的不同的是,NHK新聞畫面是乾淨清楚的,每隔幾分鐘就會更新的資訊統一放置於畫面的左邊及下方,字型及顏色也是統一格式的,在子母畫面的切換,也只有官方公布相關新聞才會進行切換,(在台灣新聞界的行話說法就是畫面很乾)。
台灣的新聞頻道則是畫面的三邊都是跑馬燈,跑馬燈的訊息和當節新聞不相關機率頗高,且字體大小顏色不一,新聞子母畫面隨意切換造成視覺上的混亂,讓人的詬病的是台灣媒體過度誇張量化詞的使用,大量且重複播放海嘯、福島核電廠氣爆的畫面,記者語調情緒高亢,彷彿置身於現場 ,更誇張的是台灣的某談話性節目請來一些非專業背景的名嘴談論此次災難,誇張化了災情,造成閱聽者情緒上的恐慌害怕。
有人說這樣的比較基礎並不公平,NHK頻道相當於台灣的公共電視頻道,在日本放送法規定下,此時NHK已整合國家至國家的防災系統中,收視率不再是首要考量,台灣是商業台,收視率是重要的指標;但這樣誇張的手法呈現新聞的方式真的是閱聽大眾想要的?其實災難畫面就已經很吸引人了,不需要加入催淚的背景音樂或是記者激動的語調,新聞媒體如能持續提供閱聽眾需要的資訊,讓大家能夠因此得到幫助,這樣的媒體得到關注,才能形成一股良性循環。
日本也有商業台 ,例如:朝日電視台及富士電視台,也有收視率上的考量,他們也派記者到災情嚴重的現場及避難所採訪,畫面昏暗不打光、採訪的音量也盡量壓低,不採訪傷亡家屬,是為了尊重災民,以不打擾為優先為則,這和台灣的新聞採訪文化有很大的落差,台灣的新聞記者為了搶獨家或是頭條,常不顧及死者家屬感受,強迫家屬受訪;日本媒體的自律表現,在此次的強震中表現的可圈可點。
重大事件發生時,新聞媒體的價值是提供民眾獲取資訊的平台,扮演了安撫恐慌情緒的重要功能,透過忠實畫面呈現,讓閱聽大眾有面對災難的心理準備, 過於強調量化的報導只會造成閱聽大眾的恐慌, 導致社會秩序混亂 ,嚴重者則會導致人禍的發生 。
最近新聞局宣佈修法,將公共電視納入防災系統中,仿效日本的模式公共電視頻道將成為防災系統中官方唯一指定媒體,整合資訊統一發佈訊息,讓民眾可以在最快的時間裡收到需要的訊息而得到幫助,但最重要的還是媒體需學會自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